CMX 人物小聚:一場職場深層對談
默默耕耘了一年的 Medium 後,才意識到被貼上「職場新鮮人」、「履歷」和「英文學習」文章相關的標籤。也因為這樣有些朋友會來跟我討論職場或者轉職相關議題,所以想藉由一場職場活動優質好內容,進一步跟大家分享為什麼開始寫職場文章原因。
當然也不少人好奇問我說:「為什麼想要寫 Medium,又為什麼想要寫職場相關的文章內容?」
自己在反思這些問題後得出的幾種原因,當初畢了業回台灣只是想要多點收入,一面可以維持自己英文程度,所以開始接英文家教。後來有機會幫幾位學生輔導英文面試和履歷後,便開始深度去研究「如何寫好履歷」和「如何做好外商英文面試」等項目。
過程中也遇到一些新鮮人常見問題,像是:
⁃ 選大公司選小公司或者新創等問題
⁃ 如何在面試裡面展現自己的邏輯能力
⁃ 又如何在短時間提升自己的英文能力等等
因為本身不是研究這些出身,又加上只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,所以一剛開始我也不太清楚如何回答這些問題,但因為學生提出的問題(就是要想辦法找出答案),藉由大量閱讀後,引發我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,再透過生活和文章來驗證自己的想法的正確性、邏輯性夠不夠強。最後與學生分享和交流這些問題。
因為透過這些問題,在對談過程中無形中也不斷幫我鍛鍊如何思考職涯的問題。所以只能說能寫出現在的文章內容並非一朝一夕,也是透過不斷的問題、假設、驗證、修正,繼續擴充知識不足的地方。
久而久之因為從學生身上得到成就感,加上前面的基礎知識的奠定後,慢慢得只要看到職場相關書籍,都會想要很高的熱誠想要多加鑽研。也可能是因為過去得求職之路一直沒有很順,所以也希望透過這個機會好好研究一下。像是第一間公司應該選大還是選小問題,雖然看到不少ptt的好文,但經驗不足,又不太會統整和思考,最後還是沒有辦法自己的做出正確的判斷。
透過教學、分享,讓自己收集更多問題,提升思考維度。
所以當累積一些上課和社會經驗之後,希望透過這類議題撰寫,來幫助更多新鮮人面對這些擾人的問題,能更早一步的思考未來,有策略性的前往下一步。
Meet.jobs 行銷經理 Saffron 職場祕技分享
在活動中,Saffron 提到很多很棒的觀點,藉由她談及要點,我來補充之前一些我看過很棒文章和書籍。
- 什麼是 Ikigai ? ( 推薦閱讀【佐編茶水間】人生好迷惘,我到底適合做什麼?試試Ikigai,4步驟找到你生存的價值)
- 如何找到人生的熱情?(推薦閱讀:深度職場力:拋開熱情迷思,專心把自己變強! MIT電腦科學博士寫給工作人的深度精進指南)
- 找到人生方向之後,最重要是如何將履歷寫好?
▍什麼是 Ikigai?
Ikigai的意思是「The reason for living.」,可以被解釋為你為什麼而活?書中的明確指出:「每天早晨起床的理由,你生存的價值。」如果今天畢了業、出了社會,突然發現無所適從,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活,或者是生命、工作對於你也什麼意思,這時候非常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。
首先先來思考四個問題:
1. 你擅長的事?
2. 你喜歡做的事?
3. 世界需要你幫忙的事?
4. 別人會付錢請你做的事?
四個問題的交集分別為:
【 你享受的事+世界需要的事 = 使命 】
【 世界需要的事+別人會付錢請你做的事 = 職業】
【 別人會付錢請你做的事+你擅長的事 = 專業 】
【 你擅長的事+你享受的事 = 熱情 】
Saffron 很詳細提到了四個領域的差異,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,但是每次看到這張圖,總是不斷思索,我為了什麼而活?又是為什麼做我現在做的事情呢?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
如果是在職場的領域上面運用,我們想要找到哪樣類型的工作呢?每天叫醒你的是老闆的怒吼聲還是你的夢想?我們真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嗎?
一定有人問為什麼熱情這麼重要,是因為有了熱情,我們能提高工作效率,更專注在創作身上,展現更多個人價值。但在之前必須思考一件事情,你的知道熱情所在嗎?
▍拋開熱情迷思,專心把自己變強
至少我認為在台灣教育,多半人剛剛畢業其實不太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,可能跟台灣教育有某整程度上的關聯。就學期間,並沒有循循善誘來教導學生們了解自己。又或許他可能對某些事情很熱愛,但卻不能靠這個吃飯,所以他才會選擇其他能賺錢事情。你說他傻,這份工作你一定做不久,因為你沒有熱情。
但熱情思維中的核心是「自己」,工作中會遇到的、要解決的,通常不會是「自己」,而是週遭的人和環境。抱持著「熱情為先」的想法,還是會被那些自己不能掌控事情所擊敗,喪失你的熱情。
我個人認為:「你必須先把工作做好,才有資格談籌碼。當你擁有無人可取代的技能時,才能照意願安排工作與生活,熱情也會隨之而來。」
所以大家不要在糾結於「我找到不熱情」這件事情,先做吧!熱情來自於深耕和鍛煉,並非與生俱來。當然有人幸運很早就發現自己的熱情所在,但如果我們找不到熱情時候,就想「把工作做對」比起「找到對的工作」更加重要。
當我們累積足夠的經驗知識量後,再回頭看 Ikagai 這張圖,我相信你將會有更深刻的體悟。
- 那請大力幫我鼓掌,給我動力往下走,10-40拍手對我文章內容的肯定;50拍手,即將在五月舉辦第一場線下活動,如果你會有興趣參加,請幫我拍50下,內容像談英文面試、新鮮人職場觀念、個人品牌分享等等題材。- 鋼鐵V社團開張:歡迎大家加入鋼鐵V·職場思領域一起討論新鮮人職場問題、英文學習、個人品牌還有活動發佈等消息,想要參加我所舉辦的活動,千萬不要錯過這個社團。- 鋼鐵V粉絲頁也開張了:鋼鐵 V 。 薇琪職場學,歡迎大家 Follow 來獲取每天最即時的商業訊息、英文學習(面試、簡報還有寫作等)、個人品牌經營、新書推薦(還有送書活動)!
▍寫好吸睛履歷四步驟
Saffron 提到:「先了解領域和應徵工作客製化撰寫,再來收集幾種同職務類別徵才廣告,歸納出共同的條件,找到與這項職務的 fit point ( connection )。最後就是量化量化再量化和動詞動詞動詞。」,其實已經相當完整,但分享給大家通常我在寫履歷的四個主要步驟,給大家參考看看。
要點一:確立目標、蒐集關鍵字
首先,先確定好自己的目標,在透過在104或領英等等求職平台,找出5- 10個類似職缺,用來尋找你想應徵職缺,所需的關鍵字。但要確保 Job Title 一致性,因為可能是因產業不同,所使用Job title也會有所差異,在填寫職稱不妨查看看,想投遞公司裡面,怎麼稱呼這個職位。
要點二:分類關鍵字、連結過去經驗
在搜集完關鍵字後,可將關鍵字分成幾類,分別為技能、知識背景、還有個人特質的關鍵字 ,並與過去經驗做聯想。(稍後在步驟4裡面,會詳細談到如何撰寫)
通常Job description 裡面包含以下元素:job title、job location、job duties、qualifications 、skill、experience 、preferred experience ( company culture、personality traits ) ,所以在統整關鍵字時候,也可以依照這樣邏輯來分類。
要點三:英文履歷開頭公式ㄧ把罩
利用剛剛所統整的關鍵字,來當作開端,幫助面試官一眼看穿你的能力!
Summary公式:Skill (技能)+ Domain Knowledge (產業知識)+ Outstanding Performance/Contribution (傑出的作品/貢獻度)+ Attitude/ Traits (個人特質/態度) →這部份建議留到最後!
要點四:STAR 黃金面試法,幫你講清楚、說明白
撰寫工作經驗,從最近工作經驗開始寫起,在撰寫工作經驗時候,請善用STAR面試法,大家可能常常聽到,在回答behavioral 問題時候,使用STAR 方法可以幫助自己,在短間、壓力下、有組織邏輯的回答問題。
什麼是STAR 面試法?
S(situation)情境:面談的過程中我們要面試者描述對方執行某件重要的事情時,所發生的背景情況,透過事件來做為我們評核的標準。(制定一個情境、比如說人、事、物、地等,遇到棘手的問題為何?)
T(task)任務:透過考察背景環境中所扮演執行任務的角色,藉由考察面試者是否擔任的描述職位,以及是否具備該職務的相關能力。(透過哪些具體的解決方案、還有策略)
A(action)行動:分析面試者在任務當中所擔任的職務是如何執行任務。(強調完成任務時候所使用的技能、還有知識)
R(result)結果:即任務在執行後如何評估結果與效益。(盡量量化或者用比較商業術語來做解釋,以便聽眾能容易理解)
舉幾個例子:
Situation + Action + Results 方法
修改前: In 2015, led the 4 people team to open the 2 new stores in Singapore, increasing by 130% of total revenue.
修改後: In 2015, the luxury market hit the bottom, led the 4 people team to, based on market research, implemented new strategy targeting on youth generation & opened the 2 new stores XX area in Singapore, increasing by 130 % of total revenue. → 透過數據佐證,證明年輕族群,有強大消費力,且大膽開設兩間分店,成功在慘澹市場,提高總收益。
Actions + Results 方法
修改前 : Closely collaborated and communicated with cross functional teams to achieve the better communication.
修改後: Collaborated with PM and Sales to consolidate the information twice a week and well documented all reports and meeting to achieve the efficient communication, resulting in original 2 months project, closed the project within 1 month. 具體說明合作對象,透過怎樣的策略、行動,具體利用數據佐證,說明這些策略如何增進溝通、有效率達成目標。
- 所有關鍵字請務必含有 Action + Result ,可以明確得知,你的行動還有成果
- 如果面臨到挑戰、難題、透過提供 Situation+Task 採用哪種策略,來表達解決問題的邏輯、創造性
- 但有些工作性質比較偏向行政類型,此時可以專注在 Result,因爲你做了什麼事情、策略、某項步驟變動,導致成效變好、節省成本、時間
- 最後量化成效,固然能最直觀呈現出你做了多少,但不要忘記回頭思考,數字是否合理,透過這個數字你想要跟面試官,表達什麼樣特質、能力?
除此之外,用高強度的英文動詞,做為句子開頭:
公式為 : 強動詞 + 事物 + 背景 + 成果 = 強語句
最後,如何產生個人差異化?
現在因爲網路的發達,所以每一個人獲得資訊的方式更加快速也準確。當大家都知道面試的套路,或者是該如何標準的回答問題時後,我們要如何與他人作出區隔呢?這時候有自己的作品就相當的重要。
的確現在很多人都在寫文章、建立自己的品牌!但如何將這些要點寫在履歷上,既不會模糊焦點,又能展現自己的附加價值呢?
盧世安老師提到:「履歷其實比較偏向靜態展現,但是文章風格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思緒,還有看事情的面相和格局。所以可以將文章、部落格看成自己的動態展現。當然如果今天可以在文章內容看到過去做事情,以及學習的整個經歷和成就等等,相對來說會是加分。畢竟有時候面試或者是履歷無法完全展現這個人的狀態,又加上現在大家都很會面試。但有自己的作品集之後,更能提高面試邀請的機率。」
最後希望大家透過文章分享,能得到一些啟發,如果有任何想法都很歡迎大家來與我討論。我相信一群人走更遠,透過不同的角度,我們能用更大的格局看世界。
- 那請大力幫我鼓掌,給我動力往下走,10-40拍手對我文章內容的肯定;50拍手,即將在五月中舉辦第一場線下活動,如果你會有興趣參加,請幫我拍50下,內容像談英文面試、新鮮人職場觀念、個人品牌分享等等題材。- 鋼鐵V社團開張:歡迎大家加入鋼鐵V·職場思領域一起討論新鮮人職場問題、英文學習、個人品牌還有活動發佈等消息,想要參加我所舉辦的活動,千萬不要錯過這個社團。- 鋼鐵V粉絲頁也開張了:鋼鐵 V 。 薇琪職場學,歡迎大家 Follow 來獲取每天最即時的商業訊息、英文學習(面試、簡報還有寫作等)、個人品牌經營、新書推薦(還有送書活動)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