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torship 計畫給我的啟發

畢業後,開始尋找人生第一份工作;開始工作之後,工作中所遭遇的低潮和挫折、還有轉職。這時候很渴望能找到一個有經驗的 Mentor 來引導方向。有思考過,應該要去找誰?還有怎麼找呢?對於這個 Mentor 你又期待,他能為你帶來什麼影響呢?將在文章與大家分享,我在 Mentorship 計畫中所學習到的要點。

Photo by Kobu Agency on Unsplash

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?

因為鼓起勇氣接下來慌世代Mentorship的計畫,自己工作也大約四年多了,雖然自己沒有擔任過什麼管理職的角色,或者是有著很長的工作經驗。但總覺得自己寫了很多有關於職涯的文章,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分享,幫助更多新鮮迷惘的新鮮人。

其實剛剛開始,我也遲疑了一段時間,總覺得自己還不夠,很希望再被指導一下。但後來想想,也應該朝下一個方向努力了,至少嘗試過、承擔起這份責任後,相信對於找尋 Mentor 這件事情,會更有想法。同一時間,也能從這群心血裡面,得到更多的靈感,知道現在的他們迷惘的點是什麼。

雖然之前就參加過類似計畫,但之前其實也不知道怎麼要去幫助他們,頂多只是碰個面、聊聊看他們最近遇到了什麼問題,也沒有什麼指標性來評估,我的建議帶給了他們什麼幫助(好險學員自己都很爭氣)。聽起來並不是相當有規劃、策略性,也無法確認到底幫到了什麼忙。

因此,想透過這次計畫,好好想想怎麼樣有策略性提供給我的學員一些想法,當然也希望這些內容,可以幫助在旅途中迷惘的新鮮人,找到自己適合、有幫助的Mentor。

尋找導師的原則

在尋找人生中的導師時候,我們應該要秉持什麼樣的原則呢?在此之前我們先來定義一下『導師』這個名詞。導師在我的認知,我認為是當我們遇到人生低潮時候,能給予指引方向、引導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,或者是給予我們勇氣去嘗試各種可能性。所以可能是一句話、一本書、也可能是活生生的一個人。

『導師計畫』:定義為與有經驗的、對的人交流

那我們要如何找到這個對的人呢?可以透過以下四個步驟,來確認自己想要什麼,來描繪對自己有幫助的人,再來就是透過哪個管道找到他,還要怎麼接觸這位導師?

  1. 定義現在面臨的挑戰和問題:用紙筆下來(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)先把所以細節想過一遍,剛出社會、正在工作的人:待什麼產業、找工作、轉職煩惱;學生:選系、升學、申請研究所問題,為什麼現在會有這樣的困惱?
  2. 追蹤專家相關的訊息、物色導師人選:要先將導師們分層(分為:夢幻型導師、可行性導師,同輩導師),會這麼分層,就像選學校一樣,你有夢幻學校,還有一些有機會入取的學校。不見得每個夢幻導師,都能騰出時間來教導大家,畢竟還是需要做時間分配、以及導師的意願。
  3. 積極地接觸導師:透過臉書或者是領英(LinkedIn)搜尋、追蹤導師,藉此來觀察他的言論(蒐集問題,對於他的作品有相當程度的了解)、接下來參加他所舉辦的演講,做進一步的交流。活動結束後,遞上自己的名片,談論一下最近讀過他的文章,剛好跟自己現在在進行、遇到的問題有關,希望有機會可以跟他做更進一步的交流,導師如果不介意的可以留email或者私訊臉書等等。
  4. 見面後,用一個 email、訊息問一個問題:用 e-mail 請教是最安全的打擾。第一次發郵件時,最好禮貌而周到地表達仰慕之意,然後問一個簡單而易答的問題。但當然要透過你過去對於導師的觀察,哪些問題他比較能幫的上忙,還有他會有興趣想要幫你的。
如果喜歡我的內容,請拍手打賞,讓我賺點咖啡錢,最多可以拍5下唷!

Mentorship 計畫開始

收到學員的信之後,發現雖然這些新鮮人工作經驗並不長,但是都有intern的經驗或者是工作經驗,對於自己想要追求的工作、目標也都蠻清楚的。

對於從來沒有當過主管、輔導他人的我而言,覺得有點壓力。因為當我想要找到一個 Mentor,其實因為在人生旅途中,有遇到了一些問題。希望透過這樣的計畫,可以來跟這些有經驗的工作者來學習。

一直在想我該如何帶領他們,幫助他們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、理想,但又不能很直接給出答案。最終,決定在第一次開會前列出了一些問題,透過瞭解他們背景,然後再給出一些建議和發想,讓大家來制定自己的一個月的行動,再透過一對一的開會,個別給予指導和建議。

或許我來自不同一個產業、不同職缺,但是想學習做一個稱職的導師。希望不僅僅是在工作上給予指導,與此同時,也希望我們可以彼此分享生活,讓他們用不一樣的角度來思考人生目標。

透過下面問題來開第一次的會議:

  1. 想要從這個Mentorship program裡面得到什麼?(透過問題,想要知道學員對於我有什麼期待、希望我給予什麼樣的幫助)
  2. 為什麼想要找這份工作、或做件事情?(想要了解學員是不是對自己所追求的工作,有想法,到底是為什麼?透過這樣的問題,來檢驗他們在夢追逐到哪裡了、抑或是迷失了。)
  3. 過去透過什麼方式找工作?(主要目的,讓大家彼此分享找工作的管道、同一時間可以知道,彼此找過什麼工作,可以互相分享一下networking)
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

如何有效擴展人脈

在會議當中,很多學員都提到了,其實想要參加這個Program,主要是因為自己現在在找工作,希望導師能給他們一點建議;也希望能過這樣的方式,來擴展自己的人脈。講到了如何經營質量較高的人脈,讓我想到去年讀到的好文,3 年內,我「有計畫地」刪去了臉書上 500 多位好友──諷刺的是,我是一名公關

Jane在文章裡面提到:「就在我決定縮減社交圈、用心的經營質量較高的人際關係時,看到李開復的建議

1. 主動去接觸認識你想結識的人,把精力放在最有緣分、最有合作可能的人身上。
2. 真誠盡力地幫助別人,不求回報,不帶條件。
3. 樂於接受別人的幫助,並真心感謝。
4. 樂於介紹你的朋友相識。
5. 請朋友幫你介紹更多你想認識的人。
6. 定期和朋友相聚,用網路保持聯繫,不要等到有要求才相見。」

千萬不要以爲有了原則、策略,你在建立人脈就能一帆風順,在這邊提醒一下新鮮人,如果真得要經營質量較高的人際關係,要先提升好自己的實力、做足功課。這樣在擴展人脈的時候,才更能得心應手。能力不強的人真的是認識誰都沒有用,真正的資源和人脈都是用能力換來的;而且是等價交換,能力越強,所能獲得的資源就越多。

一個人越得到認可,能力越拔萃,就越被需要,價值也就越高。關鍵在於你現在擁有什麼,具體目標是什麼,到有能力去挑選自己想要的工作、或者是認識想要認識的人時候,至少已經在職涯發展的*第三層之上了。有了選擇的資格,就有主動權,這一切都基於實力。

*《小補充》個人職涯發展的金字塔中,共有五個層次,分別為:第一層次:體力,用身體換或體力換來的價值不會很高。如農民還有搬運工,輸出的勞力很大,但大部分都是賺辛苦錢。要記得有體力的人很多,但卻無法明確展現出自我價值。第二層次:知識,擁有更多知識的人在職場的收入往往會高於純體力的勞動者,而必須承認是,不同學歷剛入職場時的標價也會不同。例如:保全是體力活,此時是一個會說英文的保全,就可以再更高檔的工作環境,收入自然會增加,這就是知識的力量。第三層次:能力,知識與能力是不同的。所謂的能力是指解決問題的技能,而知識並不能直接解決問題。能力一般需要長時間的累積和反覆的訓練,是一種熟練程度和經驗的體現。而知識的獲得往往比能力的提升要簡單一點。第四層次:資源,有資源的往往更具有競爭力,想想看有些有錢人頻頻把自己小孩送到私立學校、或者到國外攻讀大學,無非就是又透過資源,拉大與別人的差距。第五層次:天賦,表示某個人在某領域上面做到了極致。

如何當一個好的Mentor

當然,所以開始找了一些能幫助我扮演好導師角色的書,像是《週一清晨的領導課》和《如何衡量你的人生》等,一方面想要透過這幾本書,學習做一個好的領航員,領導組員向前行;另一方面,也希望透過此次機會,認真好好思考,到底想追尋哪種領導者。

接下來的會談,我都會基於下面的基本原則

  1. 準時開始,準時結束
  2. 實話實說
  3. 嘗試不同的模式
  4. 禁止伸手牌事情發生

在《週一清晨的領導課》書中,當作者與Mentor提到問題之後,導師說:「不只是你會遇到這樣的問題,其實如果你請教任何有經驗的人,就會發現他們也都有過同樣的挫折。所以不需要沮喪,那只會浪費你的時間。你說要的是制定計劃,這樣或許還有轉機。」

讀完這段話之後,我開始思索我能給學員什麼樣的問題,來加速他們思索自己的問題,並且透過這些問題,來制定自己的計畫,又該如何確保這些計畫能被實行呢?

在書中的第一個會面,導師就遞給作者一本筆記本且說道:「利用這個筆記本,將我們所有的討論記錄下來。當你需要回憶我們的對談時,他會幫你記得更清楚。後續也可以在這些議題上面做上註解,你會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。」

最重要是問完問題之後的行動,常常聽完別人的建議時後,都會覺得心靈滿載,腦子有超多的計畫、想法要實現。但談完過後,卻害怕自己的切入點不對、想的不夠周到,所以遲遲不敢執行。

所以下次再開會,希望學員都能將我們在會議中,所以提到的要點寫下來,因為唯有我們將我們的想法都寫下來時候,才代表我們對自己做出了成諾:如果只停留在口頭上說說,那麼對你的意識不會構成足夠的約束

就如同我在寫文章的時候,我將我的想法拋出來,不管順序。等到都寫完後,開始進行排列組合、整理事情的優先順序。才發現寫作可以幫我清理思緒、重新調整所有邏輯,所以寫作具有強大的力量,幫我們記憶、歸納、再統整。

會後,一對一給予建議和指導

在做一對一檢討之前,希望能更有效率的在30分鐘內把會給開完,在會前就先把問題丟出給他們,並設下期限,如果沒有回的,基本上我都不會面談(不過大家都乖乖地回了呢)。

  1. 自己的弱點、強項?
  2. 3年、5年的職場規劃是什麼?
  3. 對於未來趨勢的認知是什麼?
  4. 對一、三個月後的自己期許是什麼?
  5. 推薦閱讀: Case in point,大數據的關鍵思考

繼上次開完會,大家要努力的方向不太一樣,但基本上,脫離不開職涯、面試、還有增廣人脈。所以我也規劃了以上幾個問題,請他們思考。我想知道他們對自己本身能力了解有多少,再來,對於三、五年規劃是什麼?那對於未來趨勢了解有多少?還有現在前進的方向、職位、產業,有考慮到未來趨勢走向嗎?

雖然說不見得現在所選的工作,要跟未來趨勢有關係,但我希望他們要開始了解未來科技的變化,自己應該要具備什麼的知識和能力、多方嘗試,為了未來的自己蓄能。最後,還有聽到大家其實都想要增進自己的數據分析能力,所以我也找了幾本書推薦給他們。也希望大家在一個月之內能訂出計畫,有效率、有計劃地、且有勇氣地走向自己的旅途,不管好與壞,我都希望他們能記得『最初對自己的期許』

好啦,今天大致上就分享到這邊了,如果接下來有更進一步的Mentorship計畫的後續發展,都會在寫下來與大家分享。

- 從我的文章學習到『如何找到自己適合什麼導師嗎』?那請大力幫我鼓掌,給我動力往下走 – 1-20 拍手代表學到了經營質量較高的人脈;30-40拍手表學習到如何找到對的導師;50拍手,希望看到我舉辦線下活動,像談英文面試、新鮮人職場觀念、學習英文等等題材、或想要看看本人XD。- 另外,我自己最近也在找自己專案的Mentee,主要是希望可以與我一起研究如何舉辦線下活動、經營個人品牌等。如果對於經營個人品牌、做線下活動有興趣,都歡迎聯繫我 (vickyhsu9168@gmail.com)。當然可以幫你修修履歷、做英文面試等,還有推薦人脈等等。
如果喜歡我的內容,請拍手打賞,讓我賺點咖啡錢,最多可以拍5下唷!

--

--

鋼鐵 “V” 走闖職場(薇琪徐)
鋼鐵 “V” 走闖職場(薇琪徐)

Written by 鋼鐵 “V” 走闖職場(薇琪徐)

精品業數據分析 | 不斷敲打和錘鍊後,造就了鋼鐵般的品質,於是『鋼鐵V』就此誕生。| 用有限生命的知識力量,來衝撞舊有社會體系。關鍵評論網、XChange、CakeResume和面試趣專欄作家。歡迎加入來信一起交流、邀稿。Email : vickyhsu9168@gmail.com

Responses (2)